最近去產檢,醫生有特別檢查「頸部透明帶」,上網找了一些文章供大家參考
近年來,「頸部透明帶」一詞,似乎是所有孕婦最關心的話題,那麼到底頸部透明帶是什麼?為什麼會被重視?
頸部透明帶(Nuchal translucency NT)是指在第一孕期利用超音波觀察於胎兒頸部後的皮下積水,透明帶到了第二孕期以後通常會消退,只有少部分個案會變成頸部水腫或頸部囊狀水瘤。
自 1866 年,Langdon Down 發現到第 21 對染色體多一條的胎兒,皮膚缺乏彈性及過厚後,此病症並以他命名,即唐氏症;到了 1990 年代,由於超音波技術不斷進步,我們已能夠藉由超音波觀察到唐氏症皮膚過厚(頸部透明帶增厚)這種特徵,至此頸部透明帶成為許多孕婦關心的,紛紛要求超音波掃瞄時一定要測量頸部透明帶。
我們將超音波掃瞄測量頸部 NT 值配合孕婦年齡,及孕婦血清中游離β-hCG、PAPP-A(妊娠性血漿蛋白)數據結合,成為有效的唐氏症篩檢方法,偵測率可達 85∼90%。
研究發現,在大部分染色體異常的胎兒中(主要是第21對染色體多一條,即唐氏症),其 NT 會出現增厚現象。NT厚度會隨著胎兒頭臀徑(CRL)增加,因此測量時也應考量懷孕週數;測量胎兒 NT 厚度的最佳時機為懷孕 10 週至 13 週 6 天,CRL 須大於 45㎜ 及小於 84㎜,會限定此時間的原因是:
- 14 週前染色體異常的胎兒出現頸部異常積水的發生率較 14∼18 週高。
- 測量NT有其測量標準步驟,在 10∼13 週測量 NT 的成功率為 98∼100%,至 14 週時,由於胎兒會直立姿態,因此會增加測量的難度。
==================以下為台灣頸部透明帶認證委員會的網站內容===============================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
絕大多數的胎兒是正常的。然而,所有的婦女不管任何年紀,都可能有些風險胎兒會有身體或智能缺失。因為先天異常的胎兒,平均大約有百分之三之多。有些是由於染色體異常造成的,例如唐氏症。更多的胎兒染色體異常請參看異常胎兒的知識。
唯一能夠提供您胎兒是否染色體正常與否的方法,就是侵襲性檢查包括絨毛膜取樣或者是羊膜穿刺。然而,這兩種檢查都有大約0.5%至1%的流產的風險(機率是100至200個會有一個)。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提供您胎兒篩檢的風險機率值,將幫助您是否採取進一步決定實際侵襲性檢查,例如絨毛膜取樣或者是羊膜穿刺。
最準確評估胎兒唐氏症與否的篩檢方法,是於11 - 13+6週的第一孕期篩檢,檢查項目包括以下:
- 母親年齡
- 胎兒後頸部透明帶厚度(超音波下胎兒後頸部組織與表皮之空隙)
- 超音波檢查胎兒結構異常與否
- 檢驗兩種母親血清(人類絨毛性腺激素及妊娠胎兒蛋白A)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的篩檢偵測率(準確度)可達90%。但如果僅採用超音波測量胎兒後頸部透明帶厚度,或僅檢驗兩種母親血清;其偵測率降低至50-70%大打折扣之外,同時也增加了偽陽性。有極少數胎兒後頸部透明帶厚度特別的厚,可能胎兒有重大異常,包括心臟病;但也不是絕對有問題。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也提供其它更多有用的訊息:
- 準確的胎兒週數評估
- 胎兒心跳速率
- 是否雙胞胎及判別單卵或者雙卵胎兒
- 檢查重大的胎兒結構異常訊息
但值得注意的事情是,第一孕期篩檢不保證每位胎兒都正常。如果您胎兒第一孕期篩檢為高風險,且經絨毛膜取樣或者是羊膜穿刺証實染色體正常,建議您於20以後,實施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以確保胎兒健康
利用超音波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帶因為簡單,且屬非侵入性,孕婦通常會願意作此種篩檢,但若發現頸部透明帶增厚,處理仍是需進行絨毛膜取樣術(CVS)或羊膜穿刺術(Amniocentesis)來確認胎兒染色體是否有異常。
頸部透明帶及鼻樑骨測量
頸部透明帶測量
近年來醫學文獻已證實胎兒後頸部透明帶(Nuchal Translucency)越厚,胎兒罹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機率越高。例如三染色體21之唐氏症、三染色體18之愛得華氏症與三染色體13、透納氏症候群,以及先天性心臟病等。
利用精密超音波機器及準確之方法,測量胎兒妊娠頭臀徑大小週數及其後頸部透明帶厚度以電腦公式計算可以估算胎兒患唐氏症的機率。其偵測率大約可達72-78﹪。若連同母血中之母血游離乙型人類絨毛性腺激素(freeβ-hCG)及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 (PAPP-A),則能估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偵測率達85-95﹪。
本委員會標準乃依據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Fetal Medicine Foundation)測量胎兒後頸部透明帶厚度的準則如下:
- 頭臀徑需在45-84毫米之範圍內(11 - 13+6週)
- 胎兒必須自然平躺姿勢
- 胎兒頸部必須不可彎曲或伸直身體
- 測量時胎兒影像必須放大,含頭部及胸上部
- 必須測量最寬隻透明帶區
- 測量以尺規置於水平線之兩邊內緣,尺規單位為毫米
- 注意是否羊膜或臍帶影響測量
一般測量胎兒後頸部透明帶厚度的時間需時至少15分鐘,但由於胎兒的姿勢未必適合,因此測量時可能需更細心方能得到準確的厚度。
鼻梁骨測量法
在11-14孕週唐氏症胎兒嚇其他染色體異常胎兒,有和高比例的鼻樑骨發育不良或不可見。因此11-14週之第一孕期篩檢,加入評估鼻樑骨可以提高篩檢的準確度。
測量胎兒後頸部透明帶厚度的準則如下:
- 妊娠期間為11週至13週6天。
- 放大之影像必須為頭及胸部占據整個影像。
- 臉部影像為正中矢面。此超音波影像標準為鼻間出現白點、長矩方形的上顎、腦中間透明的間腦、及後頸部透明帶層。若些微的傾斜出現正中矢面,鼻間白點不見且出現上頜骨突起的顴骨。
- 超音波探頭應平行於鼻子的方向,並應輕輕傾斜,從一邊到另一邊,以確保鼻骨被認為是獨立於鼻腔皮膚。
- 正確掃描鼻骨應表現出三個不同的路線:頭兩行,這是近端前額,是橫向和互相平行,類似一個“等號”。上方線代表了皮膚;下方線更比皮膚迴聲較厚,代表鼻樑骨。第三條生產線,幾乎與皮膚的連續性,但在更高層次上,代表了鼻尖。
- 當鼻樑骨線顯示為細線,比少迴聲表面皮膚,它表明,鼻骨尚未骨化,因此有列為缺失。
參考網址:
http://www.fetalmedicine.org.tw/port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8&Itemid=40
http://www.wretch.cc/blog/DrCKYang/9242269